一个土生土长的郑州人,为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带来了田间地头的绿色和丰收。
4个月前,河南郑赛修护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州正是走过同样的路,跨越上千公里来到大漠,在这里埋下“沙漠变农田”的种子。如今,这颗种子在腾格里沙漠结出了一片绿洲。
在郑赛腾格里沙漠试验基地,记者看到了绿油油的西瓜、一人多高的玉米株、池塘里成群的鱼以及茄子、西红柿等经济作物,恍若走进豫东田间。然而,一线之隔的基地外,漫天的黄沙提醒着大家,这里是中国第四大沙漠——腾格里沙漠,常年高温少雨、风势强烈。
在试验基地工作的当地人于师傅告诉记者,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多年,第一次见到在沙漠里长出来的西瓜。
在采访中,王福州一脸风霜,谈到了来这里改造沙漠的初衷。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州人,王福州像个睁大眼睛对世界好奇的孩子,充满稀奇古怪的想法——“能不能在屋顶种上庄稼?”“能不能让黄河变清”“能不能把矿山变绿色”,在这些想法的驱动下,王福州专注研究冗余可靠性密封技术近30年,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证书,创造性地解决了建筑渗漏和混凝土防护等工程领域大量难题。
|
|
这一次,王福州将目光投向西北的沙漠。
为君谈笑静胡“沙”
2022年12月22日,《全国防沙治沙规划(2021—2030年)》正式印发实施,力争到2030年,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.86亿亩,全国67%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,防沙治沙取得决定性进展。
防沙治沙的紧迫触动了王福州。“从技术上看,沙漠修护最大的问题是保水,而这正好是郑赛修护公司多年技术积累的领域。”王福州表示。
说干就干。今年3月份,王福州就带领团队远赴腾格里沙漠,建设郑赛腾格里沙漠试验基地。短短25天时间,王福州团队改造了一块20亩大小、可用于种植的沙地。随后,该团队在试验田种植了西瓜、玉米、西红柿、茄子等多种作物。沙漠里日照充足,作物生长迅速,如今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已结满果实。
|
|
|
|
在沙漠试验基地现场,王福州为记者展示了“沙漠变农田”的秘密——在一处深近1米的探坑处,沙地明显有三处分层。
据王福州介绍,最下面80厘米处的分层是团队构建的保水减渗层,通过这层材料的铺设,可有效减少水分下渗,使沙土保持水分。中间较厚的分层则是正常的沙。说着,王福州抓了一把沙握在手中,明显含有水分可以成型。最上层则是混有肥料的沙土改良层。
就在考察将要结束时,几只蜻蜓飞到大家眼前。在沙漠中蜻蜓无疑是罕见的。同行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梁军感慨:“沙漠里种上植物后,不仅仅提供了粮食作物,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生态。蜻蜓的出现,意味着这里不仅有了水(蜻蜓点水),也意味着有了蜻蜓爱吃的昆虫。整个生态链在这片沙漠绿洲中正逐步改善。”